Google Analytic

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

談中西之工業工程

最近看到一些新聞都是發生於西方世界,如歐債、美債等,有時想找出其原因,卻發現民情價值觀不同,我看到的點未必就是真的問題所在。

某天看到"追求中華文化的新時代詮釋"這篇文章,裡面寫了一句話


"近一百餘年來,西歐北美的人類文明想當然爾,堪稱是當代翹楚。而從他們身上能學到的這些東西,當然也具備普世價值而值得學習。不過,眼觀當今世界局勢發展,如果連歐美自身也陷於資本主義發展後的經濟泥沼,似乎表示他們的經驗也有其侷限之處。但若我們仍只是盲目地以他們為師,那我們的未來是不是也只是跟他們越來越像?"

的確,站在巨人的肩上能讓我們看得更遠,但前頭看見陷阱我們還要再踩下去嗎?就像文中的亞洲強國---日本

"日本之所以能在近代大鳴大放,堪稱東亞現代化之始祖及典範,同時仍能具備自主之學術研究基礎,並以此開展自己的產業而雄踞世界;這可能跟他們堅持以大量翻譯來學習西方知識,而不是直接讀原文有關。因此,他們的人才能夠將自己的所有精神放在學門學術研究之本身,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去思考,而不必耗費精神去學習外語;同時也能夠兼採中外文明知識資產,而能開出自己的一片天。"



關於翻譯、語言又是一個問題所在,不過不是重點,而是抓到這精神,找回屬於自己文化的特色,完成那些前人未竟之功,轉化成符合時代之運用。

而近代才略具發展的學問首推代表為工業工程 學,工業工程(Industrial Engineering﹐簡稱I.E.)主要是因應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學問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工業革命是解藥也是毒藥,造成時代的進步卻也種下影響深遠的惡果。

在1881年左右,泰勒(Frederick W. Taylor)就已具有工業工程的觀念,實際上工到二次大戰後才略具雛型。工業工程之父泰勒氏(Frederick W. Taylor)及紀爾布雷斯氏(Frank B. Gilbrtth)等人的精神影響工業工程甚遠,但這都是西方的典範,其實主要精神就是不斷尋求更容易、更有效率、更經濟而且能令心情更愉快的工作方法。工業工程 結合了各式領域的學問(註一),應用範圍寬廣,從基本的工廠到醫院、農場、餐廳、旅社、郵局、銀行、交通事業、建設業、軍事機構以及各政府部門,都可見其蹤跡。

如今很多成功案例都是來自於西方,當然東方也有不少成功案例,只是其中運用東方甚至儒家精神的到底有多少?除了田口方法5S還有哪些? 哪些經典符合時代? 哪些哲學適用?
因為我們也走過了不短的歲月,士農工商中留下許多文獻,若能發揮前人智慧,跳脫出當今經濟之侷限也未必無法!

註一: 運籌學(包括優化學與數學規劃,優化算法,系統仿真,隨機過程,馬爾可夫鍊和馬爾可夫決策過程,排隊論,存儲論,決策分析,博弈論等),管理科學,決策科學,人工智能,概率和統計方法,預測學,系統集成,系統工程,大系統控制理論,工業戰略管理,生產系統,運作管理,價值鏈管理,供應鏈管理,物流工程與管理,交通運輸系統,服務管理,技術管理,產品開發管理,質量工程和管理,可靠性工程,六西格瑪,精益製造,再造工程與流程改進,電子商務,信息系統工程與管理,知識管理,數據挖掘,金融工程,工程經濟學,組織系統工程,企業工程,製造系統,廠房設計,倉儲管理,工作空間設計與設備管理,人因工程學等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