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Analytic

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
「速讀」還是「略讀」或「散讀」

閱讀的趨勢:「略讀」或「散讀」的策略




2012不是世界末日,數位媒體反而蓬勃發展,各種形式紛紛出籠,除了原有實體書外,簡訊、FB、Twitter、youtube、部落格,還有app,將是網際網路引發資訊爆炸之後,引爆第二次資訊爆炸的關鍵。

app代表著行動媒體,反映人類科技的進步。二十萬年前,人類野蠻的出現在地球上,漸漸演化出口語,發明出工具,直到五千年前,發明文字,這些都是科技的進程。文字,最偉大的發明,能夠在不同的時空中傳遞訊息,但也要有相對應的閱讀技巧才有辦法還原並理解文字意義,所以當我們在讚頌文字的偉大時,也別忘了閱讀技巧的偉大。

"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"在人們口

中傳頌時,也賦予閱讀更多能量。"讀"與"寫"也是中世紀公民身分的特徵,從平日的書信寒暄到大人物的政治書信,而底層階級的人因為不識字也無法閱讀,更別說吸收知識,只能以訛傳訛。隨著科技與時代演進文盲也越來越少,卻沒有提起閱讀這件事,認為一個字一個字的認懂即可,閱讀有何難,其實閱讀技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複雜的發明,相信現在你已經感同身受。以前區分階級靠的是會不會寫字認字,現在時代不同關鍵指標也不同了,如何閱讀似乎也能把人區分出階級了呢。

閱讀是伴隨著口語與文字,基本閱讀技能當然也會伴隨著口語與文字持續存在,或許還不會有太大改變,但策略上一定會大幅改變。跟五千年前一樣,一天還是24小時但人們閱讀的時間並沒有增加,但是拜科技所賜資訊量卻增加了,像RFID,能隨時獲取使用者相關資料;像簡訊,一句話可以是一篇文章;Twitter,一篇文章不能超過140字。資訊除了增加外也變的不連貫了。

所以該發展的策略就是統整與理解,另外我們接觸的資訊量遠遠超過我們用來閱讀的時間,因此我們還需發展出去蕪存菁的能力,即使念了些段落就能掌握全文大意的「略讀」策略也是其一,這樣我們才能決定要完整閱讀哪 1% 的內容。

文字需要載體,也就是閱讀媒介,一定也會隨著科技進化,app就是其中一例。經過了五千年,文字才普遍地印刷在紙上,而我們認定的傳統閱讀媒介---紙本印刷,在整個閱讀的歷史上只佔很小一部分,卻又要式微了。
 
科技的發展讓媒體不只在紙上,如果人們不再依戀紙張,未來總有一天也一樣會不再依戀web,現在新寵 App也是,只是不到時候。媒體的轉變不會改變基本的閱讀技巧,但是會影響閱讀策略。Mobile讓我們隨處隨時可讀,基本上是件好事,但閱讀時間也被切得很零碎,零碎閱讀需要使用「散讀」策略,首先你必須知道怎樣的內容最適合這些零碎時間,將片段的閱讀經驗建構成一個整體。


其實,不論是「略讀」還是「散讀」,都是學校不教的,應該說是正常學校不會教,其實這些東西卻讓我回想起以前的「速讀」,在「速讀」補習班裡面都有教相關技巧以及更進階。說來,閱讀的技巧還是倚賴著自身的整合能力,速讀其實就是一套系統性的訓練方法,對於那些擔心未來閱讀技巧的人,或許可以從以前的「速讀」裡得到一些可用的東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